欢迎访问公学教育网站!

搜索
这是描述信息

咨询热线

当前位置:
首页
>
>
>
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分析

公学·专科

NEWS CENTER

资讯分类

公学·联络

公学·联络

发布时间:2021-06-18 18:50:11
雷先生(微信同号) 18911093735
刘先生(微信同号) 15652979985
李先生(微信同号) 15926998785
张女士(微信同号) 13235608958
12
323

详情

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分析

  • 分类:儿科护理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8-03
  • 访问量:0

【概要描述】儿科护理工作中分析安全隐患,提出睡眠护理对策

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分析

【概要描述】儿科护理工作中分析安全隐患,提出睡眠护理对策

  • 分类:儿科护理
  • 作者:
  • 来源:
  • 发布时间:2021-08-03
  • 访问量:0
详情

 儿科作为事务烦琐的科室,护理人员在工作时面对的工作压力较大,若护理人员较为疲劳,在工作中容易发生失误,滋生安全隐患。儿童对医院具有恐惧感,在护理工作开展中拒绝穿刺或者服药的概率较高,是思维活跃的群体,精力较为充沛,易发生睡眠障碍。对此,在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,既要认识到安全隐患,也要掌握睡眠护理对策。若患儿睡眠质量不佳,对疾病康复产生不良影响的同时,也会延缓患儿身体发育及智力发育。对此,本文将我院收治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,对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及睡眠护理对策展开研究,现将结果报道如下。
 
 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,调查40例患儿在院治疗期间出现的风险事件,分析患儿睡眠质量。其中男24例、女16例,患儿年龄1~8岁,平均年龄(4±1.02)岁。患儿疾病类型为呼吸系统疾病、消化系统疾病、循环系统疾病、血液系统疾病、其他疾病,患病人次分别为10例、8例、5例、7例、10例。
 
 研究方法针对患儿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原因展开研究,总结安全隐患的滋生条件。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,PSQI)量表对患儿在护理过程中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,评估患儿睡眠质量。
 
 2结果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对40例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展开分析,常见的风险事件是儿科输液管脱离及坠床、摔伤、误吸、药物错服等。对儿科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,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淡薄及态度不端正、业务水平低等是风险事件的诱因。患儿睡眠质量分析对40例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进行调查,PSQI评分中,患儿获得的最低分为3分,获得的最高分为15分,平均睡眠质量评分为分。因此,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。
 
 3讨论儿科护理安全隐患1)管理因素:儿科护理工作开展中管理因素对诱发风险事件具有直接影响,比如,儿科管理制度不完善,护理人员业务水平较低,对护理流程监察不到位,加之安全隐患发生难以预见,导致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。
 
 2)法律意识薄弱:护理人员相关培训主要是让护理人员掌握操作技能及理论知识,但缺乏法律知识教育,导致护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,并未注意保护患儿隐私相关问题,甚至部分护理人员将患儿隐私作为笑柄,滋生了护患矛盾。
 
 3)护理人员数量不足:儿科科室作为收治患儿量较大的科室,护理人员在复杂及忙碌的工作中,长期在一线工作,若人员数量不足,工作状态不良,导致护理人员与患儿沟通过程中耐心不足,甚至出现错误指导的情况,导致护患关系紧张,埋下潜在安全隐患。
 
 4)情绪因素:儿科收治的患儿年龄小,家属需陪伴在患儿身旁,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可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,但小儿身形肥胖,护理人员在穿刺时可能无法一次穿刺成功,反复穿刺也会滋生护患矛盾。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护理人员情绪因素存在关联,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,容易出现焦躁情绪,在工作中易诱发护理风险。
 
 5)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:护理人员需长期从事繁杂工作,容易在工作中出现抵触心理,无法在工作中集中注意力,这种情况便是典型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问题,也是诱发护理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。
 
 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

  1)强化护理人员法律意识:科室在培训过程中在讲解理论知识及操作知识的同时,也要重点关注法律知识教育,让护理人员认识到滋生风险事件后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,从而让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注意风险问题,改变自身的服务态度。
 
 2)培训教育:在护理操作及理论知识教育过程中,应当让护理人员学习安全教育知识,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,将安全教育知识落实在实处,避免儿科护理过程中发生风险。
 
 3)控制关键环节:在结果分析中认识到,常见的护理风险事件是儿科输液管脱离及坠床、摔伤、误吸、药物错服,将此类事件作为护理关键环节,有效处理安全问题。
 
 4)强化业务能力:儿科护理人员需具备高度责任心,与患儿家属有效交流,在儿科建立舒适的护患关系。护理人员注重自身业务能力提升,能够熟练使用检测设备,在穿刺过程中保证一次穿刺成功,科学指导患儿服药方法,以此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。
 
 5)排班机制:儿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,科室应当调配充分的人手,设置三班倒制度,让每个护理人员均能得到充分的休息,尽量不占用护理人员休息时间,使护理人员在假期中释放不良情绪,为护理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。
 
 儿科睡眠管理对策对40例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进行调查,PSQI评分中,患儿获得的最低分为3分,获得的最高分为15分,平均睡眠质量评分为分。对此,发生风险事件的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。在儿科护理工作中为患儿展开睡眠管理较为必要:

  1)强化睡眠管理:儿童睡眠质量对病情康复具有重要影响,睡眠质量也是检测儿童身体素质的标准,一般情况下,儿童可快速进入睡眠状态,在睡眠时表现为舒坦、头部微微出汗及安静、呼吸顺畅,也有儿童在睡眠过程中带有表情。但儿童在患病后情绪较为焦虑、经常哭闹,睡眠质量持续走低。对此,儿科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为有效提升患儿睡眠质量,还需对患儿病情进行分析,若患儿存在鼻塞问题,需清理患儿鼻腔,使患儿保持顺畅的呼吸。若患儿咳嗽不断,还需为患儿调整睡眠姿势,可适当增高枕位,若患儿痰多无法顺利咳出,为患儿摆放俯卧位,头部偏向一侧睡眠。若是哮喘患儿,入睡前倾听背部及肩胛是否具有哮鸣音,若存在哮鸣音可垫高枕头,该方式是保证哮喘患儿顺利睡眠的有效措施。
 
 2)心理疏导:儿科护理中需为患儿及家属展开心理疏导,减轻患儿及家属护理压力,避免患儿家属在压力下与护理人员发生矛盾。在护理工作中注意分散儿童注意力,避免儿童遭受痛苦,患儿受到疾病影响,情绪较为低落,加之儿童对医院的恐惧感,容易出现抗拒治疗的行为,因此,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应当以和蔼的态度对患儿进行引导,改善患儿临床护理依从性。
 
 3)生活护理:患儿受到疾病影响易发生饮食障碍及睡眠障碍,在护理过程中需关注患儿睡眠质量,为患儿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,保持病房安静,患儿在睡眠前需保持愉悦的心情,使不良情绪得以缓解。若患儿睡眠质量不佳,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无法顺利入睡的原因针对性展开护理。比如,护理人员为患儿摆放舒适的体位,或者使患儿处于放松的状态。护理人员通过音乐及视频等辅助工具,缓解患儿病情带来的不适感,使患儿在听音乐及观看视频中顺利睡眠。
 
 4)睡眠干预:在患儿病情允许的情况下,患儿在有睡意后进入睡眠状态,若患儿在卧床20min依旧无法入睡,护理人员让患儿起床后等待有睡意再次上床睡觉。患儿需保持规律的作息,每天按时起床,中午避免患儿睡觉,若中午睡觉,患儿夜间睡觉较为困难,对此,护理人员需指导家属在白天让患儿保持充沛的精力,增加夜间睡眠渴望度。
 
 5)健康教育:在儿科护理过程中,由于患儿及家属对疾病认识度不高,在护理配合上难度较大。对此,护理人员应当注重对患儿家属展开健康教育,让患儿家属认识到患儿疾病影响及滋生原因,掌握疾病治疗及护理方案,在制定护理方案过程中与家长沟通,让家长认可护理操作。比如,在失眠管理过程中,护理人员告知家属禁止患儿白天睡眠的原因,或者摆放不同体位的原因,患儿家属明确护理人员工作原因后,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工作,使患儿顺利进入睡眠状态。
 
 综上所述,儿科护理工作中,针对护理风险事件还需针对性分析,从而明确护理工作开展的安全隐患。认识到临床护理工作中患儿睡眠的问题,找到提升患儿睡眠质量的策略。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相关资讯

在线留言

WRITE A MESSAGE TO US

留言应用名称:
客户留言
描述:
验证码